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3.5亿元,同比增长52.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280.4亿元的22.7%。
两相埋怨,都有充足的理由。2010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所属22家利润过亿元的企业中,煤炭企业占三分之一,国投新集公司更是连年在其利润榜上排行第一。
同时也可见得,不少央企有兴趣的投资渠道并不宽。该地煤层平均厚度0.95米,地质条件复杂,原先的煤矿一直采用炮采工艺,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因煤炭行业是其上游行业,开拓煤炭板块不仅有可能降低成本,还具有战略意义,如同煤炭行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多种经营一样顺其自然。2006年,华能集团整体收购了经营举步维艰的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公司。有什么可以借鉴、有什么需要警惕、有什么需要未雨绸缪?高水平的竞争对手的加入,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勇敢的人和怯懦的人,勇敢的企业和怯懦的企业,也许会有不同的回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电集团和华电集团分别与贵州省和贵州省安顺市政府签署协议,两大集团都将在十二五期间大手笔投入,致力于贵州煤炭资源整合。在涉煤之路上,其实非煤央企早就开始多头并举,多管齐下。其中,生产煤矿151处,年生产能力5.03亿吨。
在涉煤之路上,其实非煤央企早就开始多头并举,多管齐下。记者前不久在贵州省的一次调研中发现,不少央企收购兼并当地小煤矿以后,煤矿的运营主要还是依靠小煤矿原先的工作人员。央企所属煤矿中,有60处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2009年度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央企涉煤,无论是作战略部署,还是为投资回报,都不一定需要事事躬行,毕竟采煤有很强的专业性,投资、管理、生产服务等方面分开,未尝不是一个多方兼顾的方法。
不论谁是谁非,矛盾都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营造成干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电集团和华电集团分别与贵州省和贵州省安顺市政府签署协议,两大集团都将在十二五期间大手笔投入,致力于贵州煤炭资源整合。
该地煤层平均厚度0.95米,地质条件复杂,原先的煤矿一直采用炮采工艺,生产技术、设备落后。2010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所属22家利润过亿元的企业中,煤炭企业占三分之一,国投新集公司更是连年在其利润榜上排行第一。除神华集团和中煤能源集团以外,其余14家涉煤央企中,2010年原煤产量超过千万吨的有6家,分别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5392万吨、华能集团4886万吨、国电集团2653万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2582万吨、国家电网公司1752万吨、大唐集团1140万吨。经济实力雄厚,使央企能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坚持科技兴安,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矿井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新建矿井起点高,收购而来的改扩建矿井,也能在装备、安全和效率等方面有明显进步。
2006年,华能集团整体收购了经营举步维艰的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公司。其所属煤矿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15个省(自治区)。央企所站的高度,使其在布局煤炭产业时,能够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其余行业的央企又为何?或许我们可以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2010年度工作报告中窥知一二。
参与地方资源整合,大量收购地方煤矿是央企涉煤的另一条路径。新兴集团在贵州省仁怀市有2处各年产30万吨的建设矿井。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大多数非煤央企的共识。可以预见的是,央企在新疆真正的煤炭开发热潮才刚刚拉开帷幕。
办煤矿的难点万事相对,利弊相伴。此招并非华能集团独有。办煤矿的优势央企办煤矿,有很多优势。2002年以来,该矿大胆借鉴澳大利亚契约式管理经验,采用契约型管理模式把煤炭销售、生产辅助、后勤服务、矿区保安等,在坚持市场准则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均以契约的形式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承担。在安全生产方面,2010年,中央企业各类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142,远低于0.749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10家央企未发生煤矿死亡事故。为何办煤矿既然各有主业,非煤央企为何要涉足煤炭这个有相当风险的行业?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央企办煤矿,不难理解。
如此规模,并非一夜春风来吹就。煤炭资源的战略地位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让煤炭行业成为投资的热点。
尽管有不少优势,但是央企煤炭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给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有什么可以借鉴、有什么需要警惕、有什么需要未雨绸缪?高水平的竞争对手的加入,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勇敢的人和怯懦的人,勇敢的企业和怯懦的企业,也许会有不同的回答。
在内蒙古,华能集团、中电投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华电集团等企业,除现有生产矿井外,均有新建项目。有电力集团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当时兼并或控股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其实主要是看中了其专业技术人员多的优势,但与其快速扩张的速度相比,能从中抽调的人才还是杯水车薪。
比如陕西省南梁煤矿的管理模式。尽管总体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但是在央企投资经营的煤矿中,既有生产能力达千万吨以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煤矿,又有年产量仅几万吨的小煤矿,煤矿安全条件和综采机械化水平相当悬殊。中电投集团在新疆已有3处生产矿井,国家电网公司有3处新建煤矿,保利集团有2处新建煤矿,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也有1处改扩建矿井。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论其因何投身煤炭行业,既然开始办煤矿,就该办出央企的风范。8年来,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其中,改扩建矿井22处,多数为华润集团参与山西资源整合所收购的煤矿。华能集团接手该矿以后,成功研发并采用了大倾角综采技术,年产能提高到120万吨,已连续4年杜绝重伤以上事故。
除神华集团和中煤能源集团以外,煤炭板块在其他涉煤央企中仅是其庞大业务中的一部分,煤矿作为大集团的三级、四级甚至更多级单位,管理层级过多,常常出现都管又都不管的情况,安全监管容易缺失、缺位。16家涉煤央企中,有2家煤炭产能已达到了亿吨级规模,3家达到了5000万吨级规模。
办绿色环保的煤矿,能带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煤矿,是央企应有的担当。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下属山东鲁能集团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府重组大雁矿业集团,成为这个曾经辉煌的老牌煤炭企业的控股者。在未来的煤炭开发主战场新疆,不少央企巨头都已抢占不止一席之地。特别是一些非煤央企投资经营煤矿,没有开办煤矿的经验,对煤矿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不熟悉,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经验相对缺乏。
因而,多处并举,布局宽广,是多数涉煤央企的共同特征。两相埋怨,都有充足的理由。
全国年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煤矿中,央企所属煤矿有33处,占89%。央企所属煤矿中,有60处单井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以上。
规划年产能超过千万吨的则有8家,其中华能集团、中电投集团和国家电网公司生产、建设矿井总产能均超过了7000万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属于投资行业,有5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和161家三级以上全资和控股投资企业。
发布评论